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我的广告

神马影院

 找回密码
 会员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769|回复: 3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徐誉滕《爱若去了》,单曲歌手踏上专辑路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2-5-10 16:50:2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分享到:
徐誉滕,一个不怎么好念的名字,之前我还一度记错成了“徐滕誉”,有次机缘巧合,我听到了他那首叱咤彩铃市场的《等一分钟》,出于好奇,也便见识到他的面目。胖胖的,眼睛小小的,徐誉滕的外貌比他名字的辨识度高不到哪去,不过听了他流传在网络上的歌曲,顿时便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。

包括新歌《爱若去了》在内,徐誉滕的这几首歌曲,几乎是从同一个模子印出来一般,整体架构很类似,都是柔软的声线,温暖忧伤的旋律,令人听一遍就能哼上口的副歌......给人感觉,徐誉滕就像一架精密的音乐机器,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准确无误地编排音符,复制成功。

王小峰老师的“风雅颂”理论被著名乐评人小樱同学引用来论证网络歌曲存在的必然性,但是网络只是一个载体,那些市面上流传的,特别好听的,易于传唱的歌曲都应该归入“网络歌曲”的行列,所以说这个词本身并没有任何贬低作者、听众文化层次的意味,更不能成为一个对歌曲的批判标准。说到标准,我倒觉得几千年前孔老夫子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界定原则。当年他在阐述“武乐”“韶乐”的区别时提出了一个词叫作“尽善尽美”,简而言之,如果一首歌旋律好听,歌词生动,那么它“尽美矣”,如果它同时又表达了一定的文化价值、道德情操,那么它“亦尽善矣”。

  《爱若去了》作为一首好听的流行歌儿,音乐本身做得通俗大众化,而且也摒弃了类型作品中或多或少存在的低级趣味,这样子的出身已经足够OK了,剩下的得放到市场浪潮下去检验。有多少消费者在KTV里点唱,有多少用户拿它当彩铃,这些显然是歌者更为关注的现实问题,作为一首单曲的讨论,也基本上可以到此为止了。

  如果把单曲放到一个专辑的整体范畴中考虑,则又会有更多衍生出来的东西能够再诠释,比如一张专辑整体的概念,以及它所倡导和针对的主题。《爱若去了》比起《等一分钟》,在情感的释放上更为内敛,联系歌手本身给人的印象,这种娓娓道来的歌曲走向,更符合“大男人唱小情歌”的艺术形象。徐誉滕之前的作品,“茉莉花盛开...”“流星飞啊...”等副歌部分都特别强势,给人一种“一首歌就等这一句”的感觉,这种处理手法,在短时期内肯定有助于吸引一部分新听众的关注。当然学院派出身,做过幕后的徐誉滕,绝不会仅仅带着这般暴发户的心态来做音乐,我相信在当下这些单曲走红的歌手当中,徐誉滕的专辑是最值得期待的,而这首《爱若去了》则就是他走向专辑歌手的一个新起点。

  对徐誉滕能够做好专辑的信心,来源于他之前作为百代制作人的成绩。2006年的《老地方》可能是任贤齐突破事业瓶颈一次绝佳的作品,可惜后来小齐又在《如果没有你》中唱回到他年轻时候的嬉皮风。安琥的处女专辑也许是07年最被低估的唱片,在这张整体质量相当不错的专辑中,徐誉滕贡献了六首作品,尤其是那首《拂袖》,若是搭上任何一部古装剧,基本上都能火。遗憾的是好作品没有得到相应的强力推广,难怪最后也只能“放琥归山”,此是后话。

  之前说到,徐誉滕的歌曲质量很稳定,值得信赖,所以《爱若去了》之后,期待徐誉滕的专辑吧,相信不会令人失望的。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沙发
发表于 2012-5-10 18:34:15 | 只看该作者
听歌需要的是感觉,意境不一样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板凳
发表于 2012-5-10 20:03:36 | 只看该作者
这个没有关注过,还不错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地板
发表于 2012-5-10 21:40:09 | 只看该作者
呼呼。一直支持,我会继续的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会员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神马影院 ( 浙ICP备09104941号-1  

GMT+8, 2024-12-26 00:04 , Processed in 0.098291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