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我的广告

神马影院

 找回密码
 会员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88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“鬼脚七”叹功夫片没落:行内人先把我们放弃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3-6-8 18:22:1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分享到:
熊欣欣在《黄飞鸿3狮王争霸》、《刀》里的反派角色都成为功夫片迷眼中的经典。
熊欣欣前日到广州宣传《光辉岁月》。信息时报记者 朱元斌 实习生 何建鹏 摄
熊欣欣不仅担任《光辉岁月》导演,还在片中亲身上阵。

以替身出道的武打演员熊欣欣,曾亲历了香港电影、尤其是香港动作片的黄金时代,无论在徐克时代开创出独特的动作设计风格,还是个人经典角色“鬼脚七”,至今都是武侠迷心中抹不去的浓墨重彩一笔。6月9日,他指导的武侠片《光辉岁月》即将上映,这部片集结了曾志伟(微博)、黄日华、吕良伟(微博)、任达华(微博)、狄龙等20来位港星,颇有向经典功夫片致敬的意味,不过,对于熊欣欣个人来说,他却感觉不到片名中的骄傲。

“功夫片已死”这句话已经喊了几年,面对功夫片没落的现实,他甚至是灰心、失望的,前日在广州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时,熊欣欣感慨良多:“几十年过去,许多当年红极一时的功夫明星都渐渐归于平淡。市场对他们的看法就是过气了,没有价值了,我想说的是,我入行的时候,就是看这些人主演的电影,他们都是独当一面的高手,都是我的偶像。现在大家慢慢变老了,我希望有一天能和我的偶像一块儿工作,学到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。但我也知道现在华语功夫片已死,这不是我一个人能扭转的。”

批剧组新人 “是不是要铺红地毯你们才肯来”

熊欣欣认为,香港功夫片精神就是拼搏精神,即使到功夫片没落的今天,他仍能从台前幕后,看到这种精神传承,“狄龙大哥已经65岁了,在这部片都是亲力亲为自己上阵,我们替他找替身,他坚持自己来,说‘让我一个65岁的老武行拍给你们看什么叫动作片’,这就是职业态度。”

相反,剧组一些内地新演员的散漫、不敬业态度曾经让他大为光火,“我拍片很严格,每天9点30分开机,25分演员就要到位,有一天我看到狄龙、黄日华他们都提早十分钟到了片场,穿好衣服化好妆了,但是年轻演员没到,还在休息车,直到45分才来到。那时我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‘是不是要铺红地毯你们才肯来’,你们看我背后站的是什么人,能不能检讨自己。后来,经过两个多月前辈言传身教,他们敬业了,没戏也在现场候场看着。我觉得教这些新演员,只有真的让前辈做给他们看,才能感动到他们。”

打星断层,已经困扰了香港动作片好多年,熊欣欣表示,造成断档的原因,跟武行的恶劣生存环境有关,“说到底,是钱的问题,在大部分剧组里,武行的预算是最少的。现在物价飞涨,武行的酬劳没涨。而且现在有名的男女演员都拿武行做替身,这些武行永远看不到未来。”

熊欣欣认为,是“行内人首先把我们功夫片放弃了”,“我还曾经听到有演员说,‘我是演员,我又不是打的,我打我有替身啊。我在做戏,摆个姿势就可以了,我不就是动作演员了嘛’。”

忆光辉岁月 “那时候我们斗得很厉害”
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四大功夫班底斗得最为厉害的时候。熊欣欣跟着刘家良完成了《老虎出更》一、二集和《新最佳拍档》之后,开始跟着刘家班学习,希望有一天也能做演员,在跟随刘家荣拍摄《瘦虎肥龙》时,熊欣欣等人还曾与洪金宝的洪家班有过一场“明争暗斗”。

“那时候拍《瘦虎肥龙》我们斗得很厉害。当时我和徐宝华心态很不正常,就觉得什么成家班、洪家班都没有我们刘家班牛,成家班除了大哥成龙很厉害,班底下面没有一个人比我们牛的。那个年代的几个班底经常攀比,你从桌子上跳下来,我就要从柜子上跳下来,和洪家班拍《瘦虎肥龙》在镜头里面就斗,人家拍完戏我们两个人找一个平地,你一脚我一脚,你跳多高,我一个旋风还多加一圈。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心态,香港武行成就没有那么大。”熊欣欣回忆说。

那时熊欣欣的最高纪录,是在一个片子做了7个人的替身,在《黄飞鸿》第一部压轴那场李连杰(微博)跟任世官的竹梯大战,整场戏也都是他一个人做替身演出的,变成“自己打自己”,也正是这次机会,让他得到了徐克的赏识,徐克看他又有身手,也有表演欲,就告诉他说下部片子让他做演员,“我根本没放在心上,一个大导演跟一个小武行说这种话,不可能认真的。几个月以后,制片人突然打电话给我,说导演找你说角色,因为他答应过你让你做演员。那时很激动。”

叹尚未成功 “‘鬼脚七’不是成就”

《黄飞鸿3狮王争霸》里亦正亦邪、武功怪异的“鬼脚七”一角,在熊欣欣的电影生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,但他却不认为这个角色的成功就是他的成功。“我觉得好演员就是演这个也可以那个也可以,我演过那么多角色有什么好看的电影电连续剧,《金玉满堂》里的喜剧人物、《刀》里的反派,可是观众只记住‘鬼脚七’,这是特定角色把我带到了这个位置而已。”

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,熊欣欣对演戏的理解一直在深化,“那时没有读过什么书,对演戏的体会不深。后来因为市场问题,转做幕后,但我觉得我还是属于幕前的。而且这些年吃过苦、有演戏经验,身手还在,演绎起角色会更丰富更有内涵。对我来说,我还没有过光辉岁月,它在未来。”

2009年到2013年整整4年时间,熊欣欣虽然也接演了一些类似《新少林寺》、《太极》等片,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《光辉岁月》的筹备上,在今年2月底,他独自从香港骑行到北京,22天,3650公里的距离,用生活领悟功夫真谛,“一路上我回头看,检讨自己。好几次有一个好题材,但是没有投资,就放弃了。坚持下来会怎样呢?骑行让我有坚持下来的信念。”

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会员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神马影院 ( 浙ICP备09104941号-1  

GMT+8, 2024-6-26 09:14 , Processed in 0.073851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